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留学体验

留学生:带着"金皇冠"望云爬坡

字体: - -

  传统的中国人其实历来都是不愿意离乡背井的,想想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”、“少小离家老大还”的诗句,无一不是充满着泪水和苦痛。

  留学只为带顶教育金皇冠

  近代早期出国留学的人,多半是国内精英中的精英,从最早一批留英留美的学同开始,海归几乎都是他们最终的归宿,他们有的是信仰。

  80后改革开放,由于巨大的社会反差,相当多的留学精英们选择了留在留学地,有的是为了职业的发展,有的是为了丰富报酬,也有的可能只是单纯的喜欢。  毕竟在那个时代,已经不需要座几个月的船回赴祖国了。

  随着80年中国新生人口的激增,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教育的普及,祖国在1998年金融危机之时为了缓解不利的出口经济格局,开始了教育产业化的序幕,整整10年之后,当时的策略已经被验证了存在严重的不足,高校规模臃肿,教育质量低下,学生一毕业就失业。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了再深造这一条道路

  留学,这一近代一直被认为教育的金皇冠,留学生,一直是精英中精英的代名词,很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了选择留学这一条道路。

  在21世纪的中国,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,基础设施的蓬勃开发,中国早就跟世界接轨了,人民的生活质量比早先有着显着提高,上海,北京等大城市,比起纽约,东京,繁华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  这也是相当多的留学生,特别是留学澳洲的留学生很纠结的一件事,比起宛如农家乐的澳洲,中国实在是太繁华了,相当多的学生,每到假期,就迫不急待的想回国。

  海归泛滥原因分析

  然而,在等到最终毕业的时候,我们又犹豫了,选择不选择“海归”呢?

  国内的海归已经滥了,三个原因:

  第一,留学生素质堪忧。

  的确,现在的留学对学生素质的条件是有史以来最低的,很多连基本的语言要求都不需要,的确有相当数量的海归被别人认为是不如国内本科的垃圾。

  第二,国内媒体炒作。

  一会儿是海归留学生当门童了,一会儿是博士后摆摊了,总之,恶趣味乱搞无所不顾。

  第三, 产业的结构和社会体质。

  作为一个世界工厂,连MP3的解码芯片都是其他国家进口的,经济绝大部分依赖出口,做一个IPOD,我们只赚整个产品3-5%不到的利润, 大众都把热钱投资到房地产,股票上面去,连肉联厂,屠宰场都在把资金往房地产,股票上放,官员要的不是产业升级,藏富于民,而是GDP每年保9,保10,这样的社会,资源都是被极少部分精英所控制,中国的那些低端生产,服务业,早就有广大贫瘠和失去土地的民工在那,他们等着吃饭,工资再低都干(就像在美国的墨西哥人和非法移民一样,他们是天朝的二等公民)。

  海归回国抢饭碗的尴尬

  98年到现在的国有企业改革,使得以前吸纳大学生就业最多的国有企业大量关停整顿(以前的国企其实培养了相当多的大学生,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经验),转制,成为了一少部分人的私有企业,这些当年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,一下子成为了新的资本家,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管理人才和方案,他们不再需要没经验的大学生,而底层工作,有的是大量的民工和外来人员。

  这样一来,海归回国就不得不跟广大产业化后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抢饭碗,在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过程中,那些先天素质不足的,背景不强硬的,很容易被淘汰。

  在中国的广大大城市,相当多的普通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失业或半失业,或从事于原专业不相关的低层次工作,跟民工抢饭碗。他们以前可能是来自于农村或山区,在当地,他们可能是少数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,他们在大城市没有关系,没有人脉,受人歧视,最终他们沦为了“蚁族”。

  这些人的生活和留学生何曾相似。在海外的留学生,不也是为了一个身份,为了生存,从事着跟自己的教育程度完全不匹配的工作吗,留学生家长们就像山区农村的家长供自己的子女在大城市读书,不惜花费家中大部分的积蓄,就为了将来子女能成才。

  国家的经济和教育格局使得海归不在光芒,回国连留学的成本都拿不回来(除了极少数全奖出国的幸运儿和骄子),而留在国外,也随着移民政策的不段改变成为了泡影。这不是他们的错,也不是他们不够优秀,在海外的留学生,大部分都吃过国内的学生所未曾经历过的苦痛和磨练,这就是他们和别人的不同之处。也是他们留学获得的最大的收益。

  我们这些留学生的经历,其实就是大时代变革的必然产物,就像我们的祖辈,他们的童年可能是在战乱和飢饿之中渡过,而我们,则在我们的事业发展的阶段,受到各种不利于我们的挫折和打击,尤其是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压力。

  现在我们所能做的,不是去怪责社会和政策,因为这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,我们所能做的,就像大河剧《上之云》里那样,“登高,坡顶自由青天,倘若正有一朵白云闪耀,那就望云爬坡吧”。

重点推荐

支付方式